外國醫械巨頭隱性壟斷解密 大醫院一年耗材1.5億元
本月初,路透社消息稱,中國國家工商總局調查了西門子醫療部門及其經銷商,懷疑其在中國賄賂醫院,以使醫院購買其昂貴的醫療設備耗材,并稱“以西門子為代表的醫療巨頭在華處境將發生變化”。這也引發外界關于中國是否將對這些醫療巨頭“下手”的猜測。
報告顯示,以通用(GM)、西門子(SIEMENS)和飛利浦(PHILIPS)為主的外資醫療企業在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市場長期占據約70%的市場份額。而業內人士也透露,大企業以不正當方式搶占醫療設備市場的行為“一直存在”。中國官方一系列行動正在釋放扶持國產醫療設備產業的明顯信號。
路透社報道稱,涉事醫院或達1000家。5月4日,國家工商總局公開表示,“國家工商總局沒有展開對西門子公司商業賄賂的調查。”西門子醫療方面隨后公開回應稱:“上海市工商部門的一個分支機構正在對西門子醫療實驗室診斷業務的市場與業務模式進行了解,該模式在全球行業內被普遍采用。”但有評論指出,此次調查或將掀起一輪針對更多醫療設備制造商的廣泛調查。
這起事件最終證明是“烏龍”。但以西門子、飛利浦、通用等為代表的外資醫療設備生產商,長期在中國高端醫療設備市場占據較大份額,則是不爭的事實。除此三家,在中國銷售醫療設備的外資生產商還有美敦力(Medtronic)和強生(Johnson&Johnson)等。
醫療器械市場八成被外企占據
《2014中國醫療設備售后服務調查報告》顯示,通用、飛利浦、西門子的GPS組合,在CT、核磁共振、核醫學、血管造影機等幾類大型醫療設備中占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其中,三家企業在血管造影機類設備的市場占有率達91.1%。
以西門子為例,財報顯示,西門子在亞洲和澳大利亞地區共有62000名雇員,2014年在該地區獲得144億歐元的收入,共布局了超過西門子全球四分之一份額的關鍵生產設備。
中國醫學設備協會秘書長白知朋告訴記者,這些來自發達國家的企業,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開發出很成熟的技術,但我國是從80年代才開始慢慢起步。“許多國產技術和外企差距較大”。但白知朋認為不能絕對地稱這種市場分布就是壟斷,“還是稱為‘占有量大’比較合適。”
一名不愿具名的醫療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醫療設備市場的占有,給企業帶來的是長期的利潤來源,“就像搶占地盤一樣,一旦設備進入這個領域,進入這家醫院,那么此后的售后服務、維修以及耗材的購買使用,對生產商來說都是源源不斷的利潤。”
目前的現狀是,高端醫療設備市場的利潤,絕大多數被外企賺取,長久以來,罕有本土企業能與外資醫療巨頭相抗衡。他向記者表示,以不正當的方式搶占醫療設備市場的現象,一直存在,包括本土企業也包括外企。
“用試劑送設備”模式一直都有
“這個(不正當行為)肯定是有的,但是具體哪個機構還不好說。但比如送設備給醫院使用,然后簽合同,使用指定試劑,我是聽說過的。”白知朋說。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醫學工程科主任程廣斌長期負責醫療設備的采購和管理工作,他說,醫療設備生產商為了搶占市場,采用“不太正當”的手段是一直存在的,“在生化檢驗方面,有一些幾十萬元、一兩百萬元的設備,生產商會直接送給醫院使用,生產商經過一番計算,比如在三甲醫院,數量規模上來以后,設備每天的耗材量是非常大的,這樣的流轉,設備的成本很快就能回收回來,對公司來說,此后就是一直賺錢的了。”
在廣州多得醫療設備維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建昇看來,“用試劑送設備”模式在國內醫療界存在多年,孟建昇也苦惱于這種從設備到后期維護捆綁在一起的“壟斷行為”,他認為,雖然沒有明確法律規定這種做法違法,但行內人都知道這樣做背后的用意。
生化檢查設備是“重災區”
在孟建昇看來,生物化學檢查儀器是這種模式的重災區。有醫療界人士向記者介紹,大型高端醫療設備對耗材、試劑的要求較高,但除了設備生產商生產的耗材和試劑,也有獨立企業生產的耗材和試劑適用于這些設備。
“有些公司采取投放的方式,就是把設備投放給醫院免費使用,但是會和醫院簽訂投放的合同,里面會規定這類設備只允許用這家公司的試劑、耗材,其他的品種不允許用。以此為條件,也是不正當的手段。”程廣斌說。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但這種生產商向醫院免費提供醫療設備,院方承諾采購與該器材相關的試劑、耗材,生產商最后通過試劑、耗材的利潤補足醫療設備的成本的做法,目前尚無有關部門明確表示其違法。
來自廣州某三甲醫院的戴博士則認為,要換個角度看問題,“設備也要看情況的,比如B超機,不同企業生產的機器型號不同,探頭的安裝卡口設計標準不一樣,你只能用這家公司的探頭,別的探頭用不了,就像打印機要制定墨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