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臨床營養的基礎問題
一、營養科的定義
營養科是一個兼具臨床、后勤和行政性質的復合型醫技科室;是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營養代謝病(包括營養失調)的患者通過營養檢測和評價進行營養診斷,并使用藥品或特殊醫療用途食品對患者進行營養治療的業務科室。
二、營養科的基本職能
⑴ 對住院患者定期進行營養風險篩查;
⑵ 通過營養檢測、評估和診斷,篩查出患有營養代謝病(包括營養失調)的患者。對其中需要使用治療膳食、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的患者,給予合理的營養治療。
⑶ 對住院患者、部分門診患者、體檢人群和所轄社區居民開展營養咨詢、營養宣教工作。
三 、營養科的主要服務對象?
⑴ 住院患者;
⑵ 有營養咨詢需求的門診患者;
⑶ 需要營養指導的體檢人群;
⑷ 醫院所輻射的社區居民。
四、哪些患者和特殊人群需要到營養科就診?
⑴ 肥胖患者、營養不良患者;
⑵ 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癥患者、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尿酸血癥患者、腎功能不全患者;
⑶ 圍手術期患者、腫瘤放化療患者、燒傷患者、口腔外傷患者;
⑷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偏食兒童、咀嚼障礙的老年人。
五、臨床營養治療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所存在的營養風險或(和)營養不良,會降低機體抵抗力,使患者的手術和麻醉耐受能力減弱,導致并發癥發生率、疾病死亡率增加,住院時間延長,醫療成本與費用增加的不良臨床結局。臨床營養在治療學中的作用已經遠超營養供給的范疇,它不僅為患者提供能量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而且可以調控免疫、減輕氧化應激、維護胃腸功能與結構、降低炎癥反應和改善患者生存率,對危重癥與營養不良患者還起著補充、治療和藥理作用,朝著維護細胞、組織器官功能、促進患者康復的方向不斷發展。
六、營養治療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營養治療的基本工作流程為:營養風險篩查→綜合營養評價→制定營養治療目標和方案→方案實施與監測、評估、調整→出院前評估→出院后隨訪,輔以全程的營養宣教
七、引起醫源性營養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⑴ 臨床醫師對營養與免疫功能關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重視藥物治療,忽視營養治療。
⑵ 沒有及時給患者開出合理的飲食處方。
⑶ 為了診斷的需要,患者禁食的次數太多,導致營養缺失。
⑷ 沒有常規記錄患者的身高、體重、食物及水的攝入量以及尿、糞與其它體液丟失量,沒有對患者進行營養評價,也不了解患者膳食是否平衡和有無負氮平衡或其他營養素缺乏癥存在,不能合理給予營養治療。
⑸ 不了解創傷、感染、發熱引起的代謝亢進,尤其是分解代謝亢進,在機體存在負氮平衡的情況下不恰當的長期輸注5~10%的葡萄糖與生理鹽水,造成體內不穩定蛋白質的分解。
⑹ 對脂肪乳劑、氨基酸、維生素的藥理作用、適應癥、用法用量不了解,不能較好地實施靜脈營養,延誤了患者的營養支持。
八、什么是營養風險、營養風險篩查?
營養風險是指現存的或潛在的與營養因素相關的導致患者出現不利臨床結局的風險,如感染相關并發癥和住院日等發生負面影響的風險,不僅僅是發生營養不良的風險。
營養風險篩查是由醫護人員采用工具量表,快速篩查患者營養風險狀況,以甄別其是否需要進行全面營養評估的過程。
九、常用的營養風險篩查方法有哪些?
⑴ 主觀全面評定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是ASPEN推薦的臨床營養狀況評估工具,內容包括詳細的病史與身體評估參數。病史主要強調5方面內容:①體重改變;②進食改變;③現存消化道癥狀;④活動能力改變;⑤患者疾病狀態下代謝需求。身體評估主要包括5個方面:①皮下脂肪丟失;②肌肉消耗;③踝部水腫;④骶部水腫;⑤腹水。SGA信度和效度較高,但其更多反映的是疾病狀況而非營養狀況。該工具是一個主觀評估工具,使用者在使用該工具前需要很好培訓才能夠保證該工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SGA更適合于接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使用,作為大醫院常規營養篩查工具則不實用。
⑵ 微型營養評定(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MNA) 主要用于老年患者營養風險評估。MNA包括營養篩查和營養評估兩部分,包括人體測量、整體評定、膳食問卷和主觀評定等。
⑶ 營養不良通用篩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 是英國腸外腸內營養協會多學科營養不良咨詢小組開發的,適用于不同醫療機構的營養風險篩查工具,適合不同專業人員使用,如護士、醫生、營養師、社會工作者和學生等。該工具主要用于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及其發生風險的篩查,包括3方面評估內容:①BMI;②體重減輕;③疾病所致進食量減少。通過3部分評分得出總得分,分為低風險、中等風險和高風險。
⑷ 營養風險篩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 可用于住院患者營養不足和營養風險的評估,包括4個方面內容:①人體測量;②近期體重變化;③膳食攝入情況;④疾病嚴重程度。NRS2002有很好的臨床適用性。其不足之處是當患者臥床無法測量體重,或者有水腫、腹水等影響體重測量,以及意識不清無法回答評估者的問題時,該工具的使用將受到限制。
十、如何對住院患者進行營養評價?
營養評價就是通過膳食調查、人體測量和臨床生化檢驗等方法來確定營養素的攝入和消耗是否達到平衡,以及各種營養素的儲備和盈虛情況,判斷患者的營養情況,以便糾正不合理的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患者康復。
營養評價包括:
⑴ 膳食調查:通過對患者飲食習慣,每日各種食物攝入量的計算,結合受試者當時疾病、生活環境和生理活動的特殊需要,評定膳食構成的主要優缺點,找出存在的問題,為制定合理的營養治療方案和平衡膳食提供依據。
⑵ 人體測量:包括身高、體重、上臂圍、上臂肌圍、皮褶厚度等測量,用以了解體脂和骨骼肌的儲備情況。
⑶ 臨床生化檢查及其他檢查:常見的檢查有:①肌酐-身高指數(CHI);②尿3-甲基組氨酸值;③血清白蛋白;④血清運鐵蛋白;⑤前白蛋白;⑥視黃醇結合蛋白;⑦氮平衡實驗;⑧維生素負荷試驗及有關酶的活性測定;⑨微量元素測定;⑩淋巴細胞計數;遲發性超敏皮試等。以上幾項檢查主要了解蛋白質儲備、免疫功能、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情況。除此以外還有綜合評價指標:營養評價指數(NAI)和預后營養指數(PNI)。
十一、如何確定患者的能量需求?
計算患者能量需要的常用方法是根據基礎能量消耗(BEE)再加上活動系數、體溫系數及疾病應激系數所增加的能耗,即:能量需要=BEE×活動系數×體溫系數×應激系數
BEE可采用H-B公式:
男性BEE(kcal/24h)=66.4730+13.751W(kg)+5.0033H(cm)-6.7550A(歲)
女性BEE(kcal/24h)=655.0955+9.463W(kg)+1.8496H(cm)-4.6756A(歲)
其中,W表示體重(kg),H表示身高(cm),A表示年齡(歲)。
活動系數:臥床1.2,下床少量活動1.25,正常活動1.3
體溫系數:38℃取1.1,39℃取1.2,40℃取1.3,41℃取1.4
應激系數:用以補正不同疾病狀態下的基礎代謝率(見表1 )
十二、何謂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和不完全蛋白?
凡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必須從食物中提取的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人體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八種,即亮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對于嬰幼兒來說,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在人體內可以合成或可由其他氨基酸轉變而來的氨基酸稱為非必需氨基酸。
所含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不但能維持成人的健康,并能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的蛋白質稱為完全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但有的氨基酸數量不足,比例不適當,可以維持生命,但不能促進生長發育,這類蛋白質稱為半完全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種類不齊,既不能維持生命,也不能促進生長發育,這類蛋白質稱為不完全蛋白。
十三、我國人民膳食結構特點及膳食指南是什么?
我國人民傳統膳食結構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即糧豆菜為主要食物,肉蛋奶為輔助食物的東亞型膳食模式。這種膳食結構防止了西方國家高熱能、高蛋白質、高脂肪、低谷物、低纖維素的膳食結構的弊病,但存在著動物性食品不足,蛋白質質量不高,某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不足的缺點。當前中國城鄉居民的膳食仍然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但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各民族以及城鄉之間的膳食構成存在很大差別,富裕地區與貧困地區差別較大。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居民膳食結構已經開始向西方國家膳食結構的方向轉變。
膳食指南要求:①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③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④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⑤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⑥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⑧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⑨如飲酒應限量;⑩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十四、何謂平衡膳食?簡述其要求和原則
平衡膳食是指由多種食物構成的膳食,這種膳食不僅能提供足夠的熱能和各種營養素以滿足人體的正常生理需要,而且各種營養素之間均保持平衡,有利于吸收利用,能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勞動效率,增加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延長壽命。要求和原則:
⑴ 供給人體所需要的熱能和一切營養素。
⑵ 膳食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狀,即色、香、味俱佳。飯菜多樣化,能引起食欲。
⑶ 膳食的消化吸收好,有一定的飽腹作用。
⑷ 膳食對人體健康無害。
從我國人民的膳食習慣來看,平衡膳食應包括糧谷類(主食)、禽肉類、乳豆類、蔬菜水果類和油脂類。
十五、何為藥膳?
藥膳是中國傳統醫學知識與烹飪經驗相結合的產物,是以中藥和食物為原料,經過烹飪加工制成的一種具有食療作用的膳食。藥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藥方劑,又有別于普通的飲食,是一種兼有有藥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既具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藥膳中常用的藥物和食物有人參、黃芪、當歸、阿膠、枸杞、山藥、大棗、雞、鴨、豬肉、羊肉等,能滋補強壯身體,補氣血陰陽,增強正氣,祛除體內廢物等,主要治療體虛,調理體質,常可制成藥膳菜肴、藥膳主食、藥膳飲料、藥膳罐頭、湯羹、糕點、糖果、蜜餞等。